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2022年5月22日,2021年度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以网络视频形式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会议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21年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4名、学生奖获得者30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飞荣获本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仅2名),我所已连续三年有研究生荣获该奖项。
王飞,自2017年从东南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司徒国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智能光信息感知。在学期间主要围绕如何将光学成像系统中的物理模型与神经网络相融合,以解决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光学成像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训练数据获取困难、泛化性及可解释性差等关键科学挑战,在鬼/单像素成像、相位成像等典型问题中进行原理验证,并成功在外场条件下实现对公里级目标的快速三维成像,提升极低采样率、极限灵敏度下对待测物体的多维度、高分辨成像性能。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Express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两篇被引次数超过100次,一篇被列为ESI高被引论文。曾荣获中国激光杂志社“主编推荐奖”、第七届光学仪器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3次“国家奖学金”、上海光机所“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奖项。
王大珩光学奖是1996年由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的基金,分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高校学生光学奖,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第十八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31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321名。许多获奖人员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贡献突出,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