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12月5日,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在溢智厅举办“范·杨苏”讲坛第十期。本次活动邀请到青岛浦芮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强做学术报告。本次讲坛由薄膜党支部书记王胭脂主持,所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40余人在线上线下参与此次论坛并展开学术交流。
赵强作题为“高端光电集成——与星辰大海的约会”的报告,从光纤通信、传感物联、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主要应用方向出发,介绍了以磁光技术和自由空间光学集成技术等为代表的微光学光纤技术;深入浅出地讲解光开关技术、动态可调色散补偿技术、可切换型梳状滤波器技术、热稳定波长标准具以及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技术原理,及如何在传统的体光学和平面光波导之间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适应中国光电行业特点的路径,提供了对空间和时间(相位)进行高速扫描切换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报告后,与会人员与赵强针对相关技术及具体应用场景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赵强,青岛浦芮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1999级博士(中美联合培养),曾在加拿大JDS Uniphase(现Lumemtum)、中国高意(现Coherent)、中国招金光电子(现浦芮斯)等负责光电器件研发工作多年,主导开发多项光电行业开创性的产品/技术,包括激光焊接波分复用器件、自由空间光学集成波分复用器件、波长可选择光开关、磁光开关等,服务于全球光纤通信、传感互联、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累计授权专利20余项。
“范·杨苏”讲坛活动以三位科学家前辈——范正修、杨本祺、苏锴隆老师的姓氏来命名,旨在进一步弘扬老科学家精神,促进薄膜科学和薄膜工程等学科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多形式的讲座、交流和培训等方式,拓展需求视野和创新思维,在提高科技人员基本功的同时,为技术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激励年轻的科研生力军在科研领域奋发向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