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近日,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奖名单公布,上海光机所共有五名研究生榜上有名。2014年至2023年,上海光机所培养的研究生已连续十年摘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这一院内含金量最高的研究生奖项。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训练,鼓励研究生积极创新,在高水平论文、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获奖学生介绍:
1.韩昱行,2023届博士,薄膜实验室,导师邵建达研究员、晋云霞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高功率衍射光栅。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5项。面向高功率激光系统,以高功率反射式脉冲压缩光栅为研究对象,研发了400nm超宽带金光栅、发明了琥珀金光栅技术、阐明了TM偏振介质光栅阈值优越性等。在学期间获得上海分院科技攻关新星荣誉称号、尚光优秀研究生、范·杨苏一等奖学金、大恒光学优秀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科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23年博士毕业留所工作。
2.张冬冬,2023届博士,强光实验室,导师田野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超快激光辐射物理及应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一篇,提出了自由电子泵浦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相干放大新机制。首次在实空间观测了SPP超辐射、指数增益和饱和的类激光模式建立过程。研究成果对发展小型化相干光源具有重要价值。在学期间共发表SCI论文6篇。并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分院科技攻关新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尚光优秀研究生等荣誉。2023年博士毕业留所工作。
3.陈淋琪,2021级博士,红外材料实验室,导师董红星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微纳结构制备及其微纳光子学研究。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 Nano 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2项。通过可控自组装制备得到有序排列、结构规则的卤素掺杂量子点超晶格结构,通过量子点间的耦合引起的激子离域效应,降低光致电声耦合引起的晶格应变从而抑制相偏析,最终获得稳定蓝光腔增强超荧光。在学期间,先后获得尚光优秀研究生、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上海分院科苑优秀学子等荣誉。
4.张龙飞,2023届博士,红外材料实验室,导师张龙研究员、姜益光青年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低损耗、高性能氟化物玻璃光纤。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揭示了氟铟基光纤玻璃的一种典型析晶机制,通过逆向设计可以有效抑制氟化物玻璃的析晶发生,从组分设计方面解决了氟化物玻璃易析晶的难题,支撑实现了目前国内最优损耗0.05dB/m的氟化物光纤的研制。在学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攻关新星、尚光优秀研究生、国科大三好学生标兵、范·杨苏二等奖学金以及闽能奖学金等荣誉奖励。2023年博士毕业留所工作。
5.李铭锋,2023届博士,智能制造实验室,导师杨上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铝钢异种金属先进连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出了创新的接头结构和焊接工艺,改善脆性相在焊点中分布状态,改变接头受力机制,实现了铝钢的高效高质量焊接。以第一作者在Materials and desig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专利12项,以一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学期间曾荣获中科院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和正荣奖学金等奖项。2023年博士毕业留所工作。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