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5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沪召开。会上颁发了2022年度各项科技奖励,上海光机所四项科研成果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其中“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绿色风电能源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风电的提质增效关键在于风场精准评估和高效利用,测风激光雷达能够测量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风场,是风能评估的有效手段,且配置灵活;同时测风激光雷达能够感知风机前方400m内风场分布,提前控制风机方向和叶片桨角,降低负荷,提升效能;数值天气预报和航空气象保障对高精度风场廓线探测也提出了明确的需求。
测风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最有效的高精度风场探测手段,长期受限于缺乏高稳定和高可靠激光技术及使用环境要求严格,难以形成规模化应用产品。
项目提出和设计了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架构,突破了高灵敏度相干探测、高能光纤激光放大、实时精准风场反演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环境适应性、高精度,以及低成本等瓶颈问题,形成了系列全天时、宽温工作、大量程、高精度、长寿命的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产品,使得产品在在国内外风电主流厂商得到广泛应用。研制的无人机载及机舱测风激光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舱式测风激光雷达产品能够综合降低风机载荷30%,提升整场发电量1.5~3%,促进了在风电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风能产业智能化升级,也使得我国风机装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论文12篇,软件著作权5项,产品经过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专业机构的检测认证,与测风塔一级风杯测量结果对比精度优于±1%,被行业高度认可,并参与制定风电国际IEC标准。
项目系列产品在航空气象探测、风资源评估选址、风机前馈控制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有效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效能,促进了航空气象风场应用研究。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能全球第一的标准化生产线,相干测风激光产品连续三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机舱式测风雷达在海上风机上进行前馈控制降低叶片负荷提升效能
机载测风激光雷达进行航空气象保障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