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4月23日上午,为追忆老科学学家苏锴隆先生先进事迹,宣传、弘扬和传承林老科学家精神,薄膜光学实验室举办了“苏锴隆先生追思会”。会议由薄膜光学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王胭脂主持,所党委书记邵建达、纪委书记彭芳、人力资源部门部长贺洪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吴燕华、薄膜光学实验室职工与研究生代表等50余人参会。
会议开始,全体参会人员向默哀1分钟,表达对苏锴隆先生的怀念与追思。随后,王胭脂向大家介绍了苏锴隆先生的生平,回顾了苏锴隆先生在上海光机所工作期间30年的科研生涯,以缅怀苏锴隆先生为我们国家激光薄膜技术发展、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苏锴隆同志1962年开始进行谐振腔的“激光高反射率反射膜的研究”工作,国内首创性选用ZnS与MgF2作为多层反射膜材料,搭建木质多层膜镀膜装置进行多层膜实验。1963年开始进行蒸发镀膜实验,解决了激光介质多层膜膜层破裂与脱落核心技术难题。1979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研制高反射率测量仪,填补了国内光谱范围的反射率测量仪器的空白,1982年获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苏锴隆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责任心强,科研作风稳健细致,为人热情正派,出色地完成了科研工作,为我国的激光发展做出了毕生的努力。苏先生老科学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终身奉献于薄膜事业的高尚品格对年轻一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我们勇于攀登、砥砺前行。
随后参会人员共同观看纪念视频和相关生平照片,回顾苏先生无私奉献的一生。薄膜光学实验室易葵正高级工程师、刘晓凤研究员、孔钒宇研究员、崔云副研究员和孙建副研究员等代表回忆发言,追忆了苏先生的事迹,感念先生教诲。表达了对苏先生为上海光机所乃至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敬仰,对先生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精神的赞扬。青年骨干也表达了会继承苏先生的意志,将继续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我国薄膜光学事业奉献力量。以苏先生为榜样,铭记和传承他严谨求实的精神,努力成长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人力资源部部长贺洪波发言,他回忆了在薄膜光学实验室担任班子期间慰问退休职工老同志及每年老同志回娘家期间与苏先生的交流。他指出以苏锴隆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热爱工作,倾注毕生精力为我国激光薄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薄膜光学实验的今天筑建了良好的根基,大家要把苏先生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传承下去,团队不能散,继续努力迎接新的征程。
党委书记邵建达作为与苏先生有直接工作交集追忆的代表,回顾了工作期间苏先生给予了手把手的悉心指导教育。他结合回忆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第一次召开国际IOC会议期间苏先生在工作中的指导与教育,述写了苏先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他还告诉大家,苏先生工作有条不紊,每日的工作与学生说明,每日有计划,有条不紊,非常细致认真。苏先生一代的老前辈为我们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年轻同志应该为国家的事业努力奋斗才能无愧于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薄膜光学实验室是一个传承的实验室,也是最早一直坚持“老一辈科学家回娘家”的实验室,同时也将代代积累下来的获奖成果奖金等捐献设立“范杨苏”奖学金。在代代老科学家的传承下,薄膜光学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支团结有奋斗力的队伍,一定不能散。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努力工作,不愧老一辈科学家积累的功劳,在促进薄膜中心发展,促进上海光机所发展,以及国家激光事业发展的前提提升自我,团结一致,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努力奋斗不负国家使命,将薄膜事业做得更好。这就是对苏先生的一种回馈,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无愧国家和人民。
先生之子苏斌代表苏锴隆先生亲属的发言,他对上海光机所领导、退管会及薄膜光学实验室全体职工、研究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感谢薄膜光学实验室组织本次追思会。同时回忆了他眼中的父亲他说小时候常常随父亲到单位工作,在上海光机所“院子”记忆犹新。通过各位领导、老师对苏先生的追忆,让他更加了解了父亲对于所热爱的薄膜事业的全情付出,父亲能够坚持自己喜爱的工作,伤感之余也倍感自豪。
彭芳书记代表上海光机所和退管会向苏先生的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她肯定了苏锴隆先生为上海光机所和我国激光薄膜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高度评价了苏先生在薄膜高反射测量仪、高反射硬膜、薄膜散射测量以及CO2激光窗口薄膜等方面的杰出工作。同时,大家也都回忆了苏先生生前的事迹,这都是留在我们大家心里无法抹去的回忆。她也指出,目前上海光机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接好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将苏先生一辈奉献的精神化为拼搏和奉献的动力,“范杨苏”奖学金的设立是薄膜光学实验室对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最好的一个体现。以奖学金的方式资助、激励和引导青年科研人员更加积极的投身到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任务中,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希望我们全体的上光人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好我们老年辈科学家的精神,为上海光机所的改革创新发展,为国家的激光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上光“一甲子”的到来。
本次追思会的召开让我们再次回顾了苏锴隆先生老一辈科学家立德树人、严谨务实、用心钻研、甘于奉献的光辉一生。苏锴隆先生严谨求实、甘为人梯,是后人学习的楷模。我们要从苏先生的光辉经历中汲取宝贵力量,继承先生的治学严谨态度,继续发展我国激光薄膜事业,将新时代使命与服务社会责任相结合,为国家贡献上海光机所薄膜力量。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