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公布了国科大“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短视频征集大赛获奖名单,我所研究生制作的四部作品在大赛中荣获了多个奖项,其中来自单元实验室2021级博士研究生陶依婷同学的《有我》荣获一等奖(仅10个)。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活动围绕科学家的入党故事、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攻关、科学家的使命责任等方面展开,用镜头讲述科学家故事,传播科学家精神,号召青年接续光荣传统,牢记时代使命,引导青年走向创新建功新时代。
获奖作品:《有我》
获奖者:陶依婷
参与团队:甘琳巧、郑若愚、贺冬钰、张旭丰、朱治昱、吴婷、严静萍、赵明君、孙亚丽、厚月春等单元实验室全体师生
作品介绍:战火纷飞的年代,姜中宏院士立志化学报国,以年青的肩膀接下制造中国激光玻璃的重任。而胡丽丽老师等一代代传承者续力前行,奋力攻坚,从N31到N41,大尺寸激光钕玻璃连熔线突破了国际封锁。到如今,更多的学生以青春的面貌丰富着单元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流光溢彩的玻璃,纤细柔韧的光纤…
筚路蓝缕,长夜启明,是你。
乘风破浪,科研接力,有我。
获奖作品:《传承老科学家精神,超越科技时代梦想》
获奖者:王瑞峰
参与团队: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全体师生
作品介绍:1、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学习邓锡铭院士“踏遍坎坷成大道,赤诚报国永不悔”的精神;2、宣讲邓院士的奋斗历史,学习新时代研究生提升自我科学素养的方法;3、介绍实验室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激发新时代实验室人员的创造力和行动力,谱写未来科技发展新华章。
获奖作品:《传承并弘扬“科学家精神”》
获奖者:陶诗倩
作品介绍:“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一代应努力攀登世界科学和创新高地,秉承国家使命和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气质,爆发出更强大的时代感召力和引领力,在新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勇立潮头。
获奖作品:《抟心揖志 一性纯真》
获奖者:崔武广
参与团队:刘嫣、王胭脂、浦泽西等薄膜光学实验室全体师生
作品介绍:讲述了老科学家范正修为祖国薄膜光学事业奋斗60年的故事。年过80的范正修研究员退休后仍然坚持科研工作,尤其是指导年轻人的课题研究,继续为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发光发热,为青年人树立了奋斗榜样。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