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报告人:王松有 教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议时间:2025年01月17日(周五) 上午10:00
会议地点:清河路390号帝俊厅(108)
报告内容:
硅光子学是半导体技术发展史上继晶体管替代电子管、集成电路替代晶体管之后的第三次变革。在硅基集成器件中,硅光波导、硅开关、硅耦合器、硅解调器、硅探测器等都已研制成功,而最重要的光源——硅激光器仍是国内外努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自2000年发现硅纳米晶具有光增益现象以来1,人们对其发光机理从理论和实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研制成功了光泵浦的全硅激光器2,3和白光LED4。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在硅激光器和全硅白光LED的实验研究成果,以及对硅纳米晶发光及发光增强机理的理论研究进展5,6。
在理论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表面配体会影响硅纳米晶的发光波长,并提出混合钝化的方法可以实现硅量子点的宽光谱发射。实验研究中,通过在氨气和水混合环境下对硅纳米晶进行高压钝化处理,实现了硅纳米晶在400-900 nm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发射。此外,通过优化LED的结构及制备工艺,实现了白光LED的亮度达到12363 cd/m²,外量子效率(EQE)达到0.30%。进一步优化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发光亮度和EQE有望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得到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No. 22JC400300)和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资助。
报告人简介: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7月获郑州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1993年7月获郑州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10月获复旦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和参与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文章引用4700余次,H-index:37,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三获奖人),2005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研究方向:(1)全硅光源及纳晶硅发光机理;(2)机器学习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3)相变材料微观结构及相变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