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柯林佟是“追光者”。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的领域是超强超短激光驱动的尾波场电子加速。
他也是“发光体”。自从加入所里的科普志愿者团队后,他的身影经常活跃在上海的各个学校、科技场馆、社区街道,甚至远到青海省山区。在担任研究生会科普促进与外联部部长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但亲自参与各种志愿科普活动,而且统筹和思考怎么把科普做得更科学、更有趣,让科学之光照耀更多的人。
2017年一年时间里,柯林佟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06个小时,经常白天做科普,晚上赶实验。但他说:“矛盾过,也纠结过,但是并不后悔,科研和科普并没有高低之分,都是有意义的。”他的眼里闪着光,语气充满激情,“而且,我真的很喜欢做科普。”
自制科普教具,方法比苦干更重要
上海光机所从2015年开始,推出品牌光学科普课程“七彩之光”科技课堂。嘉定区普通小学的课堂上,柯林佟志愿团队正在给孩子们上课。“你们知道什么是量子跃迁吗?”看着讲台下一双双疑惑的眼神,他继续说,“能级就像是楼梯,光子像是蛋糕,要想从楼下爬到楼上,必须得把蛋糕吃掉,补充点能量。”原本高深晦涩的物理知识,在柯林佟的讲解下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给小孩子上课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能照本宣科。怎么吸引小朋友?内容好不好玩?这些都要考虑。”柯林佟特地跑去请教所里的老师,又请小学自然老师给自己和同伴培训怎么和学生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他把上课方式进行改进:将单一的讲解时间缩短到10—15分钟,增加动手实验环节的时间。
和一般实验不一样,“七彩之光”科技课堂的实验都是柯林佟他们自己设计的,就连教学教具很多也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上“X射线”这节课时,看不见摸不着的光,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示给孩子?经过反复商讨后,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安全的小教具:用手轻按按钮,就会有一颗代表电子的玻璃小弹珠打到对面的金属斜面上,这样便会点亮一个LED小灯泡,射出的光线就代表了X光。
不仅如此,上课过程中,柯林佟还会在课堂中融入科学家故事、科研轶事,传播光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挖掘科普资源,科普不是一个人的事
担任研究生会科普促进部部长期间,人手不足、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柯林佟。所里这么多高精尖的技术,具体怎么转化成科普内容,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他想,上海光机所有这么多专业的科研人员,如果能把每个人都能调动起来参与科普该有多好。
于是,经过思索,柯林佟组织策划了上海光机所首届“与光同行”科普创意大赛。用比赛的形式,鼓励研究所广大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作品的创作,一方面激发了大家投身科普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极大丰富了科普产品资源。令柯林佟欣喜的是,共有40多人参与了大赛,经过投票评选,筛选出了近20个优秀的科普作品。更重要的是,一批科研人员通过活动,感受到科普的乐趣。
这些科普作品除了在“七彩之光”科技课堂中使用外,还亮相于上海光机所公众科学日活动。柯林佟提出,将科普创意大赛作品包装成科学实验展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参观并动手体验。
“博物馆秘宝”,从外看就是一个四面开了孔、顶部装了发光球的盒子,实际上里面另有玄机——在盒子内壁安装了一些红外感应开关,必须挡住相应的孔才能使顶部小球发光,而只有当小球发光时,小朋友们才能将盒子中的宝物安全取出。没有人告诉孩子们正确答案,他们只能自己体验探索,相互合作,才能发现点亮小球的方法。一个小小的盒子,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光的神奇,过足了一把“小小科学家”的瘾,也学习到了团队合作、共同探索的重要性。
远赴青海科普,为孩子点亮科学之光
2017年9月,在“全国科普日”之际,柯林佟志愿团队远赴上海光机所外场实验基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为当地的藏民小学送去科普支援服务。
不同于能享受到丰富科普资源的上海小朋友,在这群孩子们的眼里,就连一个普通的三棱镜都神奇无比。阳光透过柯林佟手上的三棱镜,分成七色光打在教室墙壁上,这群孩子们像是看见了飞虫的小猫咪,兴奋地扑过去尝试抓取墙壁上的七色光。
看着眼前这些有些高原红、但眼神清澈无比又单纯的孩子,柯林佟的心时有触动。虽然没有上海的小朋友那么扎实的科学基础,但每次上课,孩子们都会用无比好奇的眼睛看着这未曾看到过的光学科技世界,这让他倍感振奋,也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普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播知识,也在于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启发并引导他们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对于这群大山里的孩子而言,科普又多了一层意义,就是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
一年时间匆匆过去,这一年柯林佟在科普方面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有时也会感到辛苦,但每当收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们的积极反馈时,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上海科技报,2019年1月30日,刘禹)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