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当科创成为一座城市的气质,会产生多么美妙的化学反应?
和小朋友聊起上海的科技创新之作,他们能如数家珍地说出C919大飞机、克隆猴、BD导航卫星……还会为了哪个“更厉害”起一番争执;问起高中生对前沿科技的看法,这个能把人工智说得头头是道,那个说起生物技术的发展熟门熟路……当一个又一个“创新力作”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足迹,申城市民的科学素养也与日俱增。刚过去的周末,上海科技节盛大开幕,在众人的期待中,一场多姿多彩的“科技嘉年华””在全市很多地方“上演”,报名预约供不应求。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正成为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
“走,去科技馆!”
双休日去哪儿?走近科学殿堂,这是越来越多上海人的答案!爸爸妈妈牵着孩子的小手来到上海科普大讲坛,共同在科技的海洋里遨游。青蒿素、石墨烯、生物多样性、中国脑计划、恐龙之谜……国内外各前沿领域的科学大咖们,纷纷走进上海科技馆“开讲啦”,而小朋友们的“专业级”提问也获得不少点赞。截至5月18日,上海科普大讲坛已举办96场,邀请包括31名院士在内的193名中外科学家精彩演讲,近25000名听众到现场聆听。
在黄浦江的另一侧,上海自然博物馆带领市民触摸自然万物,探寻时空隧道,更帮观众找回了珍贵的好奇心。绿螺讲堂、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以及引进国外的各种临展,让大朋友小朋友们在动手实验、破解学习单中,以“亲历者”的身份观察、记录、研究,分析地球和生命世界,擦出美妙火花。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经拥有2家综合性科普场馆,54家专题性科普场馆,273家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愈发完善的科普设施布局让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更高涨。好消息源源不断,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的上海天文馆已进入全面决战阶段,目前已完成了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的土建工程封顶,正在推进展示工程整体规划设计工作。漫步浦西看“自然”,徜徉浦东“玩”科技,未来夜宿临港“仰望星空”,上海的科普之旅真是浪漫。
“来,一起发明!”
科创上海,高手在民间!从科技极客到设计师,再到发明爱好者,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无数普通民众也善于把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以精彩的科技作品点亮生活。
创新一定“高大上”?分布在全市的83家社区创新屋用行动给出了回答。在这里,发明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有的兼顾趣味性和艺术性,有的则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老公房不方便装电梯,可行动不便的居民“出行难”。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的施永和决心解决这个烦心事儿。在社区创新屋“鼓捣”数月,“老公房电梯服务机器人”诞生了。 既不占用楼道空间,还不需要在楼房上打一个洞眼。机器人能运输的重量达150千克,已经有企业对这项专利表示了浓厚兴趣。
年轻人也不甘示弱。嘉定一中的江蕴琪发明了人机交互肌电智能轮椅,能根据前臂肌电信号的指令实现对智能轮椅运动状态的控制,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系统平均识别率达97%。南洋模范中学的蒋天戈开发了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步产氢的新型装置,利用现有材料在光电催化技术下实现了污染物降解和产氢的同时进行……
“赞,和科学家面对面!”
科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或许这个问题换种问法就能轻松得到答案——科学家离我们有多远?答案是,零距离。
今年上海科技节的红毯秀,20位科学家踏上红毯,微笑、招手,个个风度翩翩。在红毯一旁,200名大小朋友一早就在细雨中等待自己的偶像登场。王建宇、严云福、崔维成、孙强……当这些平日埋首实验室的科学家踏上红毯,“粉丝”们毫不吝惜奉上掌声和鲜花。“科学家们智慧与儒雅并重,气场一点不输大明星!”
作为上海科技节的一大重头戏,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各研究所上周末纷纷举办“公众科学日”,打开了神秘的大门,这些平日里在市民印象中“高大上”的科学“密室”、科研“圣地”,为公众定制了一大波有趣的科普活动。体验一把好莱坞特效“子弹时间”、拥有让金属合金一秒变形的“超能力”、再尝尝会冒烟的“网红”冰淇淋……昨天,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科学家和市民一起大声对科学说出“我爱你”。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科普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舞台剧向公众讲述了“智慧青年”如何利用光之智慧脱离险境。横跨会场的室内彩虹、声光互动的激光通信、亲历眼前的“权杖隐身”,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与上海光机所科技结对的青海省泉吉小学藏族小朋友,也受邀来到上海,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深度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本届科技节“科学+说”结束后,一个小男孩在妈妈的鼓励下来到多次出征极地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张体军面前,希望能和心目中“了不起的科学家”合影。“以后想当科学家吗?”合影完,张体军看向孩子。思考了数秒,小男孩郑重地点了点头,咧开嘴笑了。(新民晚报,郜阳 董纯蕾,2018年5月21日)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