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国科学院  |  数字认证(OA)   |  ARP  |  English  |  邮箱

文汇报:沪科学家确定曾侯乙墓"蜻蜓眼"来自古埃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7-14【字体:

  30多年前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的173颗琉璃佩珠“蜻蜓眼”,被确定为来自古埃及或东地中海地区。这一发现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贡献了新证据。最近,上海科学家利用高科技考古设备,在参考考古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一结论。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表面布满圆圈纹的琉璃佩珠,被称为“蜻蜓眼”。这与东汉王充对于随侯珠的描述隐隐相似:“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

  从这批珠子重见天日起,就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由于技术所限,文物又不允许取样,考古学家只能从零星的破损残片中获取化学成分的信息,但由于每颗珠子的成分有所不同,因此专家也就无法深入了解其来源与工艺特点。

  执行本次考古项目的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负责人之一李青会说,这次他们采用了无损分析的技术手段,成功分析出琉璃佩珠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特征。他介绍,这次主要使用了两种科技考古的常用仪器:X射线荧光分析仪可为文物开具一份严谨的“元素图谱”和定量分析结果,拉曼光谱仪则通过“拉曼特征峰”反映出文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将两方面信息综合起来考虑,就能迅速掌握文物的“真实身份”。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玻璃制品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体系,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不同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

  李青会说,虽然考古学界对于古代玻璃的认识远远晚于青铜、陶瓷,但它对历史文化的贡献绝不亚于后两者,而新技术帮古代玻璃“叙述”出了体内秘藏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轨迹。(本报记者:史博臻  2014年7月13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