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六百二十四期)
2025年3月24日
上海光机所在面向2μm波段高损伤阈值蓝宝石衬底氮化镓液晶光阀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范薇研究员团队针对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的液晶光阀在2 μm波段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以“High laser damage threshold GaN-base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for 2 μm band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上。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Optically Addressed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OASLM)基于光电效应,通过调控写入光改变光学材料的局部特性,实现读出光空间光场的振幅、相位、偏振态等的动态调制或对写入光信息的读取,具有快速响应、动态调控和低光谱畸变等特性。在惯性约束聚变(ICF)高功率激光系统中,通过OASLM精确调控激光近场强度分布,能够提升光束质量和系统运行通量。在增材制造(AM)中,OASLM能够实现高精度激光调控,促进材料局部熔融与精密构建,适用于激光熔化与光固化3D打印。随着激光技术向高能量、高功率和多波长方向发展,光场调控器件需覆盖更宽波长范围并满足高重复频率与高损伤阈值需求。GaN具备优异的光电特性、高热导率以及宽带隙特性,使其能够在高功率和宽光谱范围内稳定运行,同时具备更高的抗激光损伤能力,满足未来高能量激光系统对光场调控器件的严苛要求。为此,项目组开展了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的光场调控器件研究。
Sapphire-GaN基液晶光阀的核心结构(图1)包括蓝宝石基板、氮化镓透明电极、PI配向层和液晶层。外加电场调控液晶分子取向,改变透射光偏振态,实现光调制。配合偏振片和驱动电路,可高效控制光信号的传输或阻断。
图1 蓝宝石衬底氮化镓液晶光阀结构图(a)施加电压前(b)施加电压后
如图2所示,相比传统K9玻璃衬底ITO电极液晶光阀,Sapphire-GaN基液晶光阀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透过率超60%,覆盖0.5–3μm宽波段。
图2 K9-ITO基液晶光阀(红色)、Sapphire基底材料(蓝色)、Sapphire-GaN基液晶光阀(绿色)透过率测试结果对比图
液晶光阀通光口径为20mm×25mm,在2 µm波段,该器件的最大开关比可达256:1,可支持最大重复频率为28Hz。在开光比保证>20:1的条件下,当光斑尺寸为1.2 mm、2.33 mm、3.47 mm、4.53 mm时,Sapphire-GaN基液晶光阀可分别承受15 W、20 W、21 W、18 W连续激光的辐照(稳态测试超过5分钟),对应的耐受功率密度为2534 W/cm²、949 W/cm²、444 W/cm²、227 W/cm²,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相比之下,ITO电极液晶光阀在2μm波段激光功率为1 W、光斑直径为5 mm的情况下,其开关比已降至6:1。
图3 不同光斑下的开关比随入射峰值功率密度变化图(a) 1.208 mm; (b) 2.332 mm; (c) 3.474 mm; (d) 4.530 mm.
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基于蓝宝石衬底的GaN液晶光阀在近红外高功率、重复频率激光器中的应用可行性。未来工作将聚焦于OASLM的近场空间调制能力和激光损伤阈值的进一步提升,以推动其在光束整形、自适应光学、光束控制、激光加工、光计算及光神经网络等领域的应用。
相关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