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六百二十三期)
2025年3月24日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深度时空先验的动态定量相位成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引入深度时空先验(STeP)的轻量级神经网络架构,无需训练集即可应用于动态物体的定量相位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Dynamic quantitative phase imaging using deep spatial-temporal prior”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
测量透明样本的相位分布这一经典光学难题从显微到遥感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干涉定量相位成像作为一种无标记、稳定的测量相位样本方法,通过结合物理先验进一步提高了其精度和可解释性,同时无需训练数据集。然而,该方法受限于冗长的训练时间,难以应用于需要处理多帧数据的成像任务。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将深度时空先验(STeP)与轻量级神经网络结合的训练架构,能将原方法拓展至低信噪比(≈10.6dB)下的动态定量相位成像。如图1所示,相较传统的物理增强网络仅利用空间先验,STeP通过结合之前帧已学习到的空间先验来建立帧与帧之间的时空联系,用以重建当前帧。该方法在实验上取得了相较传统方法更好的结果,对于动态相位物体,基于STeP的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定量恢复其相位,如图2所示。该研究将基于时空先验的物理模型引入轻量级神经网络架构,为实时、非干涉的动态定量相位成像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有望应用于大气湍流成像、光学元件缺陷检测及微生物活体成像等领域。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扬帆计划的支持。
图1 (a) 非干涉动态定量相位成像示意图。(b) 仅利用空间先验的模型驱动深度学习。(c) 引入时空先验的模型驱动学习。(d) 分别使用 STeP 和空间先验从视频序列重建相位的仿真SSIM和PSNR曲线。
图2 实验结果定量分析。左侧两列为第 1、50、100 帧的原始图像与重建结果。右侧两列是左侧对应颜色位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相位分布。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