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上海光机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简报
(第六十期)
2002年4月8日
上海光机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
取得突破性进展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70年前爱因斯坦所预言的新物态。1995年,美国科学家维曼(C.E.Wieman)、康奈尔(E.A.Cornell)和德国科学家克特勒(W.Ketterle)首先从实验上证实了这个新物态的存在,开辟了相干物质研究的新领域。由此,这三位科学家获得了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上海光机所王育竹院士领导的原子光学研究组,自1999年3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以来,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于2002年3月19日,在铷原子云中观察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这是我国第一个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他们在磁阱中对铷原子云进行蒸发冷却的过程中,突然观察到原子云对探测光束的衍射现象,这个结果与美国Rice大学Hulet小组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原子云对探测光束的衍射,表明原子云密度在空间的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是凝聚体存在的灵敏指示。衍射条纹的出现,证实原子云中发生了BEC相变。当出现衍射条纹时,原子云的光学厚度迅速减小,说明原子云中的多数原子进入凝聚体。在实验中,初始装载的原子数约108个原子,温度约25微(10-6)K,其他详细的数据正在整理中。
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对实验技术提出了极刻苛的要求:原子气体的温度达到纳K(10-9)量级,原子的相密度必须提高1018倍。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物理实验。正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维曼教授指出:“在任何一个实验室,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都是一场挑战”。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产生一个新物态的存在,并且是用一个相干波函数描述的物态,为实验物理学家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新介质。利用物质波的相干性可开拓很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原子激光的产生和放大研究;类比于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原子光学的研究;利用BEC的相干性,可进行凝聚体的涡旋态研究;利用Feshback共振改变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符号,从而导致超新星的BEC爆炸;由于费米子不能处于最低能态,即使在零温度下仍有压力存在。因此,可在实验中模拟白矮星的内部压力。在应用技术方面已提出了很多新的设想和建议:研制高准确度和稳定度的原子钟和精密原子干涉仪;改善精密测量的准确度;如原子物理常数的测量和微重力的测量;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中,如光速减慢与光信息存储、量子信息传递和量子逻辑操作等;利用BEC的相干性进行微结构的刻蚀等。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