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上海光机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简报
(第五十六期)
2002年1月25日
完善机制 提高质量
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随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建立,研究所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实体,如何适应这个新体制?上海光机所举行2002年度研究生导师座谈会,以完善机制,提高质量为主题,认真讨论了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硕士研究生分配方案、招生工作计划,并就答辩标准、研究生发表论文有效期刊目录范围、学科建设启动、硕士研究生分配方案、年轻导师培养讲座、研究生教育、学风建设等形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研究生部将制定一系列文件。
1.研究生的答辩标准。大家认为现有的标准是合理、可行的,必须坚持。同时,建议在标准中就学风问题增加约束性的内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有效期刊范围,参考高技术局评估文件中所列期刊为依据。
2.硕士研究生分配方案。大家认为在有利于我所学科平衡发展、研究生个人才能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分配原则。
3.研究生招生工作。大家感到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部、导师、在学研究生的作用,拓宽渠道,多途径扩大优秀生生源。
4.学科建设方面。大家提出应该着手新建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相关的二级学科。
5.导师队伍建设。大家提出应该适当强调年轻研究员、副研究员在培养硕士生中的作用,对年轻导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指导,研究生部要尽快落实年轻导师的培训计划。
6.思想政治教育。大家认为对研究生必须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研究生部必须在这方面加强引导和教育。
常务副所长朱健强主持会议,并结合自己带教博士研究生的实践,在讲话中强调招生工作要大力加强,制订招生方案既要符合高质量、严要求,又要灵活、机动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扩大优秀生生源。在谈到研究生培养工作时,他提出不仅要按照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要求合理配置研究生资源,充分调动发挥研究生的作用,而且要始终坚持我所学位标准,严格把关。他还就学科建设问题,从光机所的长远发展,要求导师们认真思考:如何贯彻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以及进入WTO后的人才竞争,如何加强我所科技综合实力和集成创新的能力等问题,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质量。最后,他要求研究生部作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和直接的管理部门,要主动想、主动工作,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座谈会上,导师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尤其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研究生这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是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的根本之所在,希望研究生部能够不断创造机会,经常组织各类方式的讨论会、座谈会。王定宝副所长、李儒新副所长,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徐至展院士和25位导师参加了座谈会。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