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2月25日,上海光机所青促会小组在尚光书吧举办了首期“尚光学术沙龙——青年科学家成长”专题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龙研究员就“如何做好课题组长”等问题做了“浅谈科研团队建设——思考、践行与感悟”的分享报告,50余名青年科研人员参与活动。
张龙结合海外归国至今的“草根”科学研究历程,从科研团队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维度,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当好课题组长,打造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共享协同、富有韧性的“狼性”但又不失“浪性”的科研团队。
在学科建设方面,张龙从自身经历出发,以“红外光学材料发展历程”为事例,指出做科研要敢于“破、守、立”。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勇于打破已有的“优越性”,不断探索,不破不立,形成学科履带式发展。最终,建立生生不息、环环相扣的良好科研生态。同时,他也强调:一定要瞄准学科发展的“痛点”,而非“痒点”,时刻保持饥饿感、危机感和灵敏度,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精准有力的“瞄准”科学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有价值的稀缺性。
在队伍建设方面,张龙认为,“团队是一群相互信任,且为了同一个目标和梦想而相互扶持的人。”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间一定是立场、梦想、目标明确且行动一致。因此,在团队建设方面,要把个人追求融入团队的长远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团队文化建设方面,张龙强调,“创始人的DNA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队文化的基因。” 课题组长要做“创业者”而不是“守成者”,要做科研“贵族”而不是“暴发户”,要勇于跨越“中产阶级”陷阱,永远行走在创业路上;激情专注、即刻行动、担当坚持。保持“以身作则、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的精神,坚定的带领团队全体成员一起创建“引以为傲”的科研者成长家园、避风港和精神家园。
提问环节,张龙研究员与多位青年科研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青年科学家成长”专题活动依托尚光学术沙龙,针对青年科研人员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切实问题,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促进青年科研人员聚焦主责主业、践行科技自立自强。
张龙作报告
沙龙现场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