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报告人: | 宋宏,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
报告题目: |
水下LCTF光谱相机研制及海试应用探索 | |
报告时间: | 2020年11月20日(周五) 12:30-13:30 | |
报告地点: | 羲和厅(原多功能厅) |
报告简介 | 议题海报 | 本期照片 | 本期议题简讯 |
Abstract |
光谱成像技术在陆地环境和海洋遥感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水下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报告将简要介绍浙江大学海洋光学研究团队在水下原位光谱成像技术方面的进展及其在水下应用的探索。水下光谱相机采用基于液晶可调谐滤光片(LCTF)的凝视型光谱成像技术,并结合水体衰减和折射特性建立了水下光谱成像理论模型;在原理结构和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开展了系统硬件设计与集成,研制了基于LCTF的水下光谱成像仪样机,并对样机性能进行水下测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水下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探索,在实验室水池环境对海参、海草、珊瑚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通过海试获取了鹿角珊瑚不同部位的荧光光谱特征,初步验证了水下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海底表层目标物原位观测的可行性,为水下目标物的深层次细节提取与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Biography
宋宏,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 Model-based Control in Adaptive Optics Systems,导师为Michel Verhaegen教授和Gleb Vdovin教授。2011年进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工作,为“浙江省海洋水下高端装备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智能海洋光学实验室”负责人。目前主要从事自适应光学、水下光谱成像、水下光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国家“863”计划课题的支持下,对水下光谱成像的理论、技术以及在珊瑚礁识别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间也曾参加大洋航次,参与我国西太平洋结壳合同区的科学调查。目前为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期刊审稿人。 |
本期论坛照片 |
|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