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报告人: | 陈哲,副教授 河海大学 | |
报告题目: |
借我一双水下慧眼-水下光学成像计算及探测技术 | |
报告时间: | 2019年12月13日(周五) 12:30-13:30 | |
报告地点: | 多功能厅 |
报告简介 | 议题海报 | 本期照片 | 本期议题简讯 |
Abstract |
水下光学成像探测是利用水下光学信息表征水下场景信息,检测场景目标并分析场景态势的技术。受限于水下复杂多变的光学环境,波流涌动的水流特性及迥异于大气环境中的地物特征,水下光学成像探测一直受到光学信息高噪声叠加、强衰减和动态分布不均等问题的困扰,与其他环境中探测技术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此外,常用模型在水下光学成像探测技术中多表现出不适定的现象。 我国是水利工程建设强国。近年来,随着各类水工构筑物运行时间的推延,水工构筑物的健康监测问题日益突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然而,对于构筑物水下部分的安全监测目前尚缺乏相适应技术体系和标准的支撑,因此,包括水下光学成像探测技术在内的水工构筑物缺陷检测技术手段亟需加强。 鉴于水下光学成像检测技术中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及工程实践中对其的迫切需求,以光学成像为信源的水下探测技术成为继声学、微波水下探测技术之后新的研究热点,并已初显出其强大的功能优势。 在本次报告中,陈哲副教授将系统介绍水下光学成像计算及探测技术的整体发展以及他在该领域中的一些研究工作,并谈及他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Biography 陈哲,副教授。一直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下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方向上的科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15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排名第一),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排名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 |
本期论坛照片 |
|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