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原所标识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意见,在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和采纳各种好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所标识设计工作小组又委托专业公司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修改。经所创新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核,所务会议同意,现将所标识在全所公示。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在6月27日(星期五)之前与联系人联系。
联系人:傅明荣 电话:216
附图和标识说明:
1、所标识以圆形为基本型,体现上海光机所老中青科学家和全所职工四十年来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成熟的象征(追求完整、成就圆满)。所标识以兰色为基调,象征科学研究严谨严密的文化氛围,体现我所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2、标识图案的三个部分均以光学单元平、凸和凹透镜构成,中间部分为抽象的谐振腔形状,它们有机组合在Optics的“O”中,意在表达上海光机所以“光学”(现代光学,光科学)为主要学科研究的特征内涵。
3、标识选择开放、变化的圆形,上部凸凹透镜相互倚靠,形成弯曲向上的空间,表示上海光机所不懈进取,引领向上的动态趋势;下部平实的光学材料,寓意坚实的光电子支撑技术和材料是上海光机所发展的基石。圆润秀丽的图形灵动,标志着上海光机所秉承传统光学领域的雄厚基础,胸怀开拓新兴科研领域的进取精神,构筑面向世界的现代光学研究所。
上海光机所创新文化建设小组
党群办(代章)
二〇〇三年六月十八日
附件下载: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