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六百六十四期)
2025年6月18日
上海光机所在VO₂薄膜非线性光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在VO₂金属相薄膜近红外非线性光学响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cal dispersion of a metallic VO₂ film in the near-IR range”为题发表于Optics Letters。
VO₂材料因其可逆的绝缘体–金属相变(IMT)特性,在光学限幅、全光调制与集成光子器件中备受关注。然而,既往研究多聚焦于其热光效应,未剖析金属相下的非线性光学行为。
为此,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的温控Z-scan实验,结合Adomian分解法,建立了VO₂薄膜在300 K绝缘态与350 K金属态的非线性吸收饱和模型,实现了对饱和行为的精确拟合。并且,进一步揭示了VO₂薄膜相变前后非线性折射率色散的演化机制:随着温度升高,色散响应由束缚电子主导转向自由载流子主导,且在相变前后实现可重复的非线性折射率符号反转。本研究揭示了VO₂从绝缘态到金属态的非线性光学本征响应,量化了束缚电子与自由载流子对色散演化的贡献。成果为构建面向近红外波段的VO₂全光调制器与限幅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图1. VO₂薄膜在(a, b)300 K和(c, d)350 K下的z扫描测试结果。其中,左列为开孔(OA)测试数据,右列为闭孔(CA)测试数据。不同温度下,(e)非线性吸收系数β和(f)非线性折射率n₂的功率依赖性。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