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空间一、二支部联合举行“四史”学习党课

 

  2020年9月10日下午,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间激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第一、第二党支部在15号楼303教室联合开展“四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空间一支部邀请年近八十的老党员、上海光机所原副所长楼祺洪研究员作了“向老一辈科学大师王淦昌、于敏学习”的报告,给两个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

  短短两个小时的党课,楼老师深情介绍了新中国非常重要的两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院士与于敏院士的生平事迹,并且分享了一些与大师交往故事。党课中,通过楼老师的讲述,全体同志深刻领悟到了先辈科学家在生活环境艰苦、科研条件简陋年代的报国信念和科研精神。

  报告中,楼老师首先介绍了其“忘年交”王淦昌院士的许多感人事迹。为了发展我国的核武器技术,组织上希望他能放弃自己原先的理论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王淦昌院士毫无迟疑,当即决定隐姓埋名,改名“王京”以身许国。这种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名利的精神,令全体党员们动容与憧憬。同时,楼老师还分享了他与王淦昌院士交往的小事。当回忆起在王院士家庭生活条件比较拮据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将国家给与他的科技成果奖金捐赠给学校时,王淦昌院士高洁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楼老师,也打动了在座听报告的每一位同志。后来,楼老师受邀去给王淦昌及课题组做准分子激光研究报告,王淦昌院士非常关注上海光机所的准分子激光研究进展,这才有了后来承担的863计划项目;并且在专家组开会期间,王院士只要不出差外地就都会参加准分子激光课题组的讨论,王淦昌院士认真探索、善于学习的品质一直让楼老师深有感触、不能忘怀。楼老师还分享了王淦昌院士拒绝在“水变油”的事情上题字的一个故事,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在科学事业面前绝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科学见解。”

  接着,楼老师又介绍了另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院士的一些故事。于敏院士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其提出的“于敏构型”是世界上除美国的“T-U构型”之外的唯一氢弹构型体系,对中国贡献巨大。于敏院士年轻时师从张宗遂教授,继承了张教授深厚的理论物理和数学功底,这为他提出“于敏构型”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于敏院士承担了轻核理论组的主要研究和组织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弹的研制,于敏院士当时只能利用计算尺进行计算。在氢弹的研制期间,于院士并不盲从于国外的理论,理顺思路认定提高热核剧变材料的密度是氢弹研制的关键,提出了“于敏构型”,最终成功研制了中国的第一枚氢弹。楼老师还深情回忆起他当年也是用简陋的计算机进行计算,感叹前辈们当时科研环境艰苦,却仍然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希望我们珍惜现在的科研环境。

  楼老师在讲课中展示了大量珍贵照片和历史资料,展示了王淦昌、于敏等一代大师做科研无私奉献和善于思考的精神。最后,楼老师寄语年轻人“Learn to do, learn to be, learn to work with others”,告诫大家做科研应当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钻研。

  报告结束后,楼老师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互动,与夫人、上海光机所原副所长曹珊珊老师一道回答了大家请教和咨询的很多问题,并赠送了学术专著和专业期刊。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党课活动使与会同志深刻领会了老一代科学家们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与做人风骨。大家表示,将学习继承老科学家前辈的这些精神,扛起新时代科研工作攻坚克难的大旗。(空间激光中心第二党支部供稿)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