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光奋斗者·我同行之“身边人身边事”故事一: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2月10日,在不打扰科研人员工作的前提下,我主动前往我所北区6号楼进行实验室走访,结合“机关青年下沉实验室”活动,关注上光奋斗者风采,此行感触颇深,特此形成专题记录。

  “奋战60天,圆满完成反射曝光离轴镜加工任务”

  走进北区6号楼光学中心一层的实验车间,映入眼帘的除了大型的激光设备外,便是墙上一幅醒目的标语:“奋战60天,圆满完成反射曝光离轴镜加工任务”。而在标语下,便是过了晚饭时间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的工程师们。经过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了解到,此次“反射曝光离轴镜”加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从2月初便立下“军令状”,将会在2个月后完成的“双向米级尺寸离轴镜”产品加工技术属国内先例,是我所光学加工方向的重要成果之一,将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超精密机械加工课题组科研人员表示,光学中心的加班是“家常便饭”,今年大部分工程师春节期间都没有回家,许多人从大年初四开始已保持正常的工作节奏,并且常年无法保证双休,部分青年学生假期期间仍依然坚持每天来实验室帮忙到晚上10点。

  日日相伴“没有靠背的硬板凳”,只为守护一次完美的抛光

  在机器人抛光工作间,这样安静的一幕也使我十分动容:一位工程师安静的坐在车间里,面前是一块大型的玻璃和正在进行抛光工作的机器人,每隔一段时间,工程师便会起身添加抛光辅料,然后再换到另一个方向继续观察。

  这样一份“普通而枯燥”的工作,在光学中心每天都要进行17-18个小时,两位工程师换班,每个人要连续在硬板凳上坐8-9个小时。

  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半开玩笑地给我提建议:“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有一张有靠背的板凳”。但为了保证光学加工工作的精细度,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时间,为了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光学中心科研人员放弃了舒适的座位,主动日日与没有靠背的硬板凳相伴,这样的精神不禁让人泪目。

  科研虽“苦”, 生活虽难,师友相伴,情深意切

  在与实验室科研人员和青年学生的交流中,一方面深切感受到科研人员的辛苦,另一方面又被他们乐观、可爱的精神所感染。

  我所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李尧在交流中表示,我所的学术氛围非常好,与导师在同一楼层的工作方式,可以随时得到导师魏朝阳研究员的直接指导。平日在所内可以享受到非常多的“科研大牛”优质讲座资源,而与师兄弟们一同加班奋斗,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我所各研究单元中,有许多如光学中心科研人员一样“普通”的工程师们,他们不辞辛苦,常年戏称自己为“搬砖技术工”,或许他们没有如研究员一样多的论文成果产出和关注度,却依然将自己的青春与休息时间奉献给了科研一线,将自己的一件件”心血”用于支撑我所各实验室、全院甚至国家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此次“下沉实验室”活动令我个人受益匪浅,不仅结合个人工作岗位内容,了解到了精密光学元器件国际合作研发的相关情况,更直观地感受到我所光学加工的工作场景,深刻地体会到了此次系列活动的内涵。

  透过玻璃墙,目光越过干涉仪,一次次地望向科研人员认真工作的表情,不禁让我想到了东汉诗人崔瑷在《座右铭》中的那句“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工程师们坚守纯朴踏实的工作作风,不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坚持“守之以愚”,他们内心纯白,表面或许暗淡,而内在蕴含着的“追光之梦”才是最宝贵的。(所办公室 郑淼供稿)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