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嫦娥”点亮双眸

 

  20131214日晚,举世瞩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登月。上海光机所承担了激光测距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两个载荷中小型全固态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研制任务。激光器是空间激光应用系统中最核心的单机。如果说,敏感器是“嫦娥”的“眼睛”,那激光器无疑就是“点睛之笔”了。为“嫦娥点亮双眸”的,是上海光机所空间激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制人员。这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空间激光工程研制队伍,几年来,他们为这项光荣使命洒下了太多汗水,让我们给他们的辛劳身姿几张“掠影”吧。 

  吴姚芳和杨燕是两位电子学主管设计师,她们常常笑言自己“与时尚脱节”,不玩微博、不玩微信,没有时间逛街,很少时间陪家人,可是在实验室里一泡就可以一整天。她们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连续工作48小时,春节前一天,仍然坚持做完例行实验,当披着夜色回到家时,家里的年夜饭都快吃完了。 

  “干工程必须要注重细节,哪怕有一颗螺钉拧的不好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机械工程师谢可迪说,他回忆光纤激光器合盖的时候,由于激光器的体质很小,为了保证不压到内部的光纤,他和光学工程师刘源一起,精确检查了每颗螺钉的点胶厚度,确保了激光器壳体的安装质量。 

  刘源参加课题组的时候,还是在读博士,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激光器研发骨干。他犹记得刚参加项目的时候,前辈杜松涛就曾对他说,工程化任务没有加班这个概念,只要有事就得干,于是,他们经常一装机就通宵达旦。如今,俩人说起大冬天夜里裹着军大衣蹲守在例行实验室的经历,仍然津津乐道。 

  任务成功后的总结会上,全固态激光器研制任务主任设计师孟俊清研究员说出了一线研制人员的心声:看到激光器正常工作,从心底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了,但这不代表就可以松一口气,后面还有很多技术难题等待解决,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完成,未来仍然充满忙碌和挑战。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