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国科学院  |  数字认证(OA)   |  ARP  |  English  |  邮箱

6月16日学术报告:薄膜基微纳光子器件及应用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4【字体:

报告人:王少伟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2025616日下午15:30

会议地点:清河路390号溢智厅

报告内容:

基于光学薄膜的微纳光子器件可灵活调控光场的强度、光谱、偏振、辐射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微型光谱仪、完美吸收器、偏振器件、新型微纳光源等领域。通过本次报告,我将介绍本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现的集成微腔分光新方法,使光谱仪在保持高光谱分辨率前提下大幅减小体积,进而实现与探测器片上集成的光谱芯片等微型光谱仪;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的基于超界面的光谱与偏振同时分光器,突破衍射限制,大幅提升有限尺寸结构的偏振消光比;同时,介绍基于全介质光学微腔的微纳光源和片上集成光源等工作进展。

报告人简介:

王少伟,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光谱和偏振等光场调控与探测技术研究,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20余项,撰写Elsevier出版社手册等章节2章;发表Adv. Mater.SCI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其中美国1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第四)、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第五)、中国专利优秀奖(2012,第五)、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第二、2010第七)、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第五),以及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2021集体、2012个人)、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09)、第六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2007)等多项奖励与荣誉。曾任Elsevier出版社Microelectronics EngineeringMicro and Nano Engineering期刊副主编及Nature Electronics等审稿人,在SPIE等重要国际会议上20多次作邀请报告或分会主席。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现的集成微腔分光新方法,使光谱仪在保持高光谱分辨率前提下体积大幅减小,解决了传统方式光谱分辨率与体积间的矛盾,被美国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国同行高度评价,认为Wang等建立了一个新方法”、“在芯片级光谱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等等,并已成功用于我国实践十号卫星,实现了从概念提出、器件实现到空间验证的全创新链研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