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南京大学学士(1996年)、博士(2000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博士后。2004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和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生物成像中心主任。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首席科学家。兼任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10余份国际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生物光子学、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已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引用20,000余次,H因子78。主要获得荣誉包括: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ISE fellow)、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 Cited Researchers, Thomson Reuters)、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等。
报告简介: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特异性识别过程来实现检测的传感器件。尽管生物传感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人工的生物传感器件在识别能力、灵敏度、特异性等各方面都远远逊色于生物体内的天然传感器(“分子机器”)。这就促使我们向生物体学习,用“多元、多功能、协同”的理念构建类似于“分子机器”的生物检测器件。DNA纳米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则为构筑这样的分子机器提供了新的可能。DNA纳米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前沿交叉领域,旨在利用DNA分子卓越的自组装和识别能力,将其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实现精确的自底向上(bottom-up)的纳米构筑,从而设计各种功能纳米结构。利用自然界赋予DNA分子的自我识别和精确组装能力可以从底向上组装出各种结构精巧、均一性好和功能复杂的DNA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相对于通常的无机纳米结构而言,这些DNA纳米结构不仅制备简单、结构可控,而且易于实现生物功能化,尤其是再与无机纳米粒子结合起来的话,就可能实现常规纳米技术难以完成的复杂功能。本报告中将介绍我们实验室在利用基于DNA纳米技术的二维和三维结构构筑新型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生物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