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方,男,1959年11月出生,凝聚态物理学博士(牛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微纳科技平台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微纳系统中心副主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高级访问研究员(2014-2019)。九三学社社员。 1985-1990年,由他领导和首创的三元系半导体平面工艺技术(1985-90),成功运用于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和神舟飞船两项工程,实施这些工程项目的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和二等奖。自1990年起,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凝聚态物理系(1991年荣获最优秀博士生奖)、国际著名的荷兰戴尔福特理工大学量子输运组(1994-9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电子中心(1996-97)、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詹姆斯.瓦特纳米技术中心(1997-2002)、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国家实验室(2003-2012)长期从事电子束光刻及其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学和X射线光学部件等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归国前担任英国卢瑟福实验室(MNTC中心)纳米科技首席科学家,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访问教授(2010)。他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工作期间,主持领导了多项千万元以上的联合科研项目,包括一项欧共体第七框架”MICROCARE”(微纳技术的医疗保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10-2014)、英国战略技术发展局(TSB)纳米技术的防伪安全应用项目牵头人(2007-2010)、英国新型纳米镜项目协同首席科学家(Co-Investigator)(2008-2012)。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144篇,其中第一作者加通讯作者130余篇。他在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和纳米加工技术上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使得他成功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晶体和超构材料以及纳米生物等领域。Elsevier、Nanotechnology、Nanoscale、ACS Nano和JVST等多家杂志资深审稿员。曾担任2013年(美国)和2013和2014年EIPBN国际会议(美国华盛顿)程序委员会成员,2014年(日本福冈)和2014年NNT国际会议(日本京都)委员会成员,2015年MNC国际会议(日本富山)委员会成员和纳米电子分会主席,2015年NNT国际会议(美国Napar)委员会成员,2016年MNC国际会议(日本京都)程序委员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