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竹(资深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原子钟与冷原子物理研究,是我国原子频标研究和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高级合作成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荣誉会员、德国Max-Plank学会光科学研究所国际访问委员会成员(2004-2008)。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在前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器件国家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02-2005)和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五十年代量子电子学诞生的初期,开始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负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气泡型铷原子钟,其中安装在综合测量船上的铷原子钟,在历次发射任务中发挥了作用。
1988年建立我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实验室,是国际上最早开展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实验室之一。1979年提出积分球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和光频移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物理机制。利用激光偏转原子束验证了亚泊松光子统计。是最早观察到低于多普勒极限温度现象的小组之一。1990年首次利用钕玻璃微球研究腔内QED 现象,观察到新激光谱线。1998年提出并实现了多普勒原子干涉仪。2001年首次提出高频原子势阱引导和捕获冷原子。在国内首次获得铷原子的BEC和原子芯片BEC。2003年提出并负责研制成功我国首台铷原子喷泉钟。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首届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誉证书,中国科学院和部委级奖共十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两本。